赵志强:农旅融合 “农”是核心 “旅”是媒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10月16日—17日,第六届安仁论坛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隆重举行。论坛以“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邀请各界大咖共话“乡村振兴”。大会设“奋战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”央企乡村振兴分论坛和“乡村振兴与美好生活”分论坛;第三届“小镇美学榜样”发布系列活动也将再度描摹中国乡村、小镇里的三生融合之美。
论坛以安仁线下主会场为依托,结合访谈直播、融媒体互动等线上内容,邀请各部委领导;学界业界权威专家学者;30余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分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以及乡建、康养、文旅、智慧科技等领域的实操代表进行分享交流,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本届论坛由国家发改委、国资委、国务院参事室指导,中华文化促进会、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搜狐焦点狐椒文旅将作为伙伴媒体全程报道本届盛会。
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库专家、成都市锦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培训学院首席专家、中雅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赵志强
17日上午,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库专家、成都市锦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培训学院首席专家、中雅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赵志强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发表了主题演讲。赵志强表示,乡村振兴要以人民为中心,人民在哪里,落实乡村振兴的工作阵地就在哪里。只有和农民多沟通,才能明白他们的需求,更好地去帮助他们。
赵志强此前在蒙牛工作,把种草养牛和挤奶、生奶加工的工厂区域打造成一个4A级旅游景区,通过体验农产品,让更多人爱上农产品的品牌,实现乡村振兴。因此农旅融合旅是媒介,农才是核心。在赵志强看来,目前很多农村建设的十分漂亮,但是却缺少盈利能力和空间。他呼吁各界将工作重心转为赋能农民,以“农”发展旅游,否则容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。
赵志强指出,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5项内容上发力:排名前列,振兴产业兴旺。吸引更多城市人到乡村旅游;第二,卖货。去中间化,打通农民和市民之间的隔阂。在赵志强看来,中国现在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:即农民很辛苦但是不赚钱、市民消费者花费很高,但是吃不到安全食品,所以去中间化可以让农民赚到更多的前,也能让市民在不多花钱的前提下吃到最纯正的食品。
为此,赵志强带领团队致力“互联网+农旅融合”赋能乡村振兴。在赵志强看来,中国较好、最原本的食物分散在农牧民手中,但缺少品牌和营销,农牧民的产品很难流入市场。互联网打通了农旅界限,让更多农牧地区发力文旅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。
赵志强举例称,游客在蒙牛牧场可以骑马巡视草原、放牧、拉草料、摘野果、采蘑菇、鱼塘钓鱼、看星星喝小酒,体验逃离城市喧嚣的美好生活。牧场经过4年运作以后,一年的营业额突破了1000万。
在赵志强眼中,旅游即换交换生活空间,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更多人到乡村去。为此,赵志强经过调研,明确了乡村亲子游的主要路线,设计出更适合家庭的自然旅游体验,吸引了更多的游客,效果颇丰。
2020年受疫情影响,赵志强所在的区域旅游也收到一定程度的冲击。但其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,凭借高质量的产品提升了所在地农牧民的收入。
在乡村旅游住宿方面,赵志强指出要盘活存量资产。他介绍,在2015年,通过和原住农牧民的沟通,在农牧民家中开设了特色民宿,保留了农牧民原始的房间布局和陈设,让游客更好地融入和感受当地生活。
在旅游服务过程里信任尤为重要,赵志强表示,其所在的牧场通过和游客“交朋友”的方式获得更多客户的信任,做到有口皆碑、口口相传。冬天物流停运之前牧场的羊肉营业额大幅提升,现如今当地牧民夏天只要好好陪好客人吃好饭、喝好酒,冬天便不愁羊肉没有销路。赵志强称,做好农旅融合,真正打通销路,需要一年四季的时间里面拿出25%的时间和游客“交朋友”,其余75%的时间再去卖产品。
通过在多省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赵志强总结出8个维度:
排名前列,解决策划。即解决乡村如何盈利、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,赵志强指出,乡村振兴需要多方融合,除了政府出力外,还要有社会资本和地方百姓的参与。
第二是规划。
第三是设计。
第四是建设。
第五是运营。
第六是招商。
第七是培训。要引导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、践行可持续发展。
第八是落地运维指导。
赵志强再次重申,做好乡村振兴前提便是要实现农旅融合,旅是媒介,农才是核心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


